官宣 丨《2019中国传统工艺品牌调研报告》新鲜出炉!(文末福利)
打造传统工艺品牌,认知是第一步,是个体认识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品牌缔造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自我认识与外部了解的过程。
传统工艺品应具有历史背景和文化、地域特色以及手工生产,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共识,但是消费者比较看重的“数量有限”一项,在生产端排名却处于倒数的位置。
数据显示,有6成受访者有品牌名称,只有其中3成有英文名。正规经营的手工艺企业一般会注册商标,但对商标的使用频率极低。
从调研内容收集的广告语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匠”“生活”“健康”等,语言较为抽象,总体上“讲故事”多,“讲事情”少;“讲自我感悟”多,“讲提供的需求”少。
相较于戏曲、体育、民间文学等项目,传统工艺行业的整体经营意识相对来说比较强,市场灵活度稍高。但因为采用手工生产的制作方式,生产力不足,又缺乏有效的文化附加,与真正的商业品牌还存在比较大差距,从业者对品牌打造有心无力。
从生产者数据反馈,定价大多分布在在500元以上的中端产品和万元定价的高端产品。而据 《2018中国手工艺生态调查报告》 (点击蓝字进入链接)显示,消费者更愿意消费100~300元的手工艺品。
而行业整体定价规则不完善,较个体的从业者一般只有出货价,没有清晰的市场零售指导价;有一定规模的工作室或工艺企业有建议零售价,但会根据购销、代销等模式的不同,设置不一样的折扣,以致最终市场价有一定弹性存在。
手工艺生产多为规模较小的家庭式作坊或中小企业,多采用项目合作制,雇佣方式自由、灵活,与当下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项目召集与分包的工作潮流不谋而合。
受国内外经济稳步的增长形式和传统工艺品自身特性的影响,此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绝大部分企业的年均销售额在50万元及以下,面临较大压力。即使面临苦难,仍有接近一半的企业处在增长阶段。
受益于近些年博览会、商业活动次数增加,线下销售仍是传统工艺行业重要的渠道。在新零售模式大面积铺开的当下,网络销售成为“第二曲线”。
品牌改善是促进传统工艺品牌升级换代的重要推手。品牌传播越好,品牌效益提升的可能性就越大;改善,是针对消费者的反馈不断修正的过程,也是商业品牌打造里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服务。
与顾客交流、参加国内外展会是从业者认为最有效的改善方式。靠嘴说、靠脚走,反映出手工艺从业者注重市场销售,而对于借助品牌进行资源整合利用的能力较弱。
在倡导“品牌为王”的时代,非遗与传统工艺有着品牌价值里最重要的基因——差异化与信任状。无论是个体工作室,还是规模企业,都有属于自身个人的“品牌”之路,如若对品牌打造与经营多一点了解,真正在商业市场上多一点磨砺,实现中国传统工艺品牌的“弯道超车”,未来可期。
*通过以下3种方法,获取完整版《2019中国传统工艺品牌调研报告》(纸质版报告节后邮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