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火狐全站app官网登录

一双巧手“编织”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4-06-26 19:08:44 作者:火狐全站app官网登录

  藤编、竹编、麻编……古老的手工编织技艺,不仅彰显着文明与智慧,更圆了多地群众的“致富梦”——

  近期,习到陕西省汉中市考察。在参观汉中市博物馆有关历史文物展陈时,指出:汉中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久负盛名,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自古以来,我国各地人民群众因地制宜,选取居住地特色植物,发挥才智与巧技,编织出各种各样的实用器皿、装饰用品。代代传承的,不仅是传统技艺,更是一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与风土人情。而随着编织加工日渐规模化、产业化,小小的日常手工艺品,为地方带来了富有特色、福泽百姓的致富门路。本期,让我们大家一起去探寻这一古老技艺,感受它的生机与魅力。

  时值初秋,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的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厂房里,一派忙碌景象。国家级非遗汉中藤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良顺正在指导村民们编织藤椅。“咱汉中藤编的历史,那可悠久了。一般用青藤、竹、木这些原料,产品纯天然,而且透气轻盈、美观耐用。瞧,多好看。”陈良顺指着藤椅,自豪地对记者说。最近,厂房里始终笼罩着一股喜气,大家时不时地谈论着一件大喜事儿——不久前,习来汉中考察,对汉中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给予肯定、作出要求。这令大家感到无比自豪,“浑身充满了干劲”。收看新闻的当晚,陈良顺发出了一条朋友圈“看我们汉中藤编了”。他激动不已:“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也更坚定了信心,一定要把这一非遗项目传承发展下去,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

  陈良顺家是藤编世家。看着父亲陈太坤用一双巧手,把一条条青藤编织成各式各样的藤编作品,是陈良顺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在父亲严格培养下,年仅18岁的他就成功出师,独当一面。每逢集市,他和妻子就用自行车载着自家编织的藤椅去售卖。看着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票子”,陈良顺内心无比喜悦。

  在全家一起努力下,从家里兄弟姐妹都能吃上一大碗白米饭,到修起两层砖房,再到建起藤艺坊、开设多个门店,他们越来越相信靠着勤劳的双手,一定会有蒸蒸日上的好日子。

  然而,20世纪90年代,随着现代化家具行业日益发展,汉中各地的传统藤编企业先后倒闭。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学习藤编技艺。

  看到这种现状,陈良顺不由想起父亲临终前“要脚踏实地,把藤编产业做好”的遗愿。他对自己说:“不能让老祖宗的技艺没了接班人,一定要把藤编传下去。”

  上山砍青藤、回家编藤椅、走街串巷叫卖。渐渐地,随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慢慢的变大,夫妻俩的生意也越做越火——从一开始独自生产,到吸纳十几位村民共同打拼,再到2007年成立专业合作社和藤编公司……今天,合作社已有入社成员485户,年生产各种手工制品18万件(套),产值达2500余万元,还被评为陕西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

  2021年,随着汉中藤编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陈良顺也被认定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儿子陈凌凯、儿媳唐芳从他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汉中藤编第五代传承人。

  你可知道,老乡们手中的小扇子,竟成了欧洲一些商家销售的奢侈品?其中缘由,要从2016年说起。

  电商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让陈良顺一家隐约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新商机。学市场营销的儿子陈凌凯刚上大学二年级就开了网店,立志为这份传统产业寻找一条新出路。

  2016年4月,网店做成了线上第一笔生意,有客户订了两把藤椅。这之后,订单纷至沓来。“当年5月底就卖出了1万多元,6月突破了2万元,后来单子慢慢的变多了。”陈凌凯笑着说。当年,网店实现了网络销售额100多万。

  2018年,陈凌凯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他成立电商公司,组建电商团队,采取“合作社+农户+电商”的模式运营。他的思路很灵活:探索产品集中化、商品品牌化、工艺品时尚化,推动电商大平台与本地企业对接;联合高校建立产学研基地、专家工作站,用科技赋能设计研发。如今,他们在多个线家店铺,产品销往国内各大城市及欧美、东亚、东南亚十多个国家,线年,西班牙某奢侈品牌看中他们的棕扇,订购了1万把作为赠送VIP客户的礼物。藤编小椅子、小扇子,摇身一变成为各国潮人争相分享的国际潮品,走上世界舞台。

  “这些年,真是工作越来越踏实,生活越来越幸福。”一直从事电商销售的郑艳说。

  陈良顺一家的传承故事,正是汉中藤编发展的缩影。“一把刀、一支笔、一根藤、一条致富路”,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汉中藤编企业引进现代化制作流程与工艺和新型原材料,强化技能培训、建产学研基地、打造知名品牌,发展出藤编、棕编、扇编、竹编、草编五大特色产业集群。主产地汉中市南郑区的藤编年生产量达18万余件,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往全国乃至欧美、东南亚等地区,年均销售额达5000余万元,带动农户就业致富。

  “我小时候跟着家里老人学,干这行已经三四十年了。”黄官镇水井村1组村民屈玲玉笑着说。

  她不紧不慢地走到堆满藤条和竹制框架的“工位”旁,扯了扯围裙衣角,坐了下来。只见她将一把椅子框架放在面前,一拉三扯两缠一绕,手指在藤条间跳跃着,谈笑间,已经编好了一个椅子腿。

  作为藤编的“老人手”,她觉得很幸福——在工厂里干活时间自由、离家近,每月收入稳定。

  巧手编万物,藤条富千家。黄官镇藤编产业大多是“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子商务平台”或“原材料基地种植+手工生产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的模式,合作社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组织小农户,利用农户庭院“方寸闲地”,分工协作,专业生产,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形成了“家家办工厂、户户是车间”的生产格局。

  “做大做强藤编产业,可以与学研文创等结合起来,将南郑区建设成非遗保护、文化产业的示范基地,赋予产品更多文化内涵,让汉中藤编活起来、火起来,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馆长胡婧表示。

  今天,“非遗+直播”“非遗+产业”“非遗+文创”“非遗+研学”……藤编“老手艺”正与旅游、研学等结合,开拓独具匠心的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兼备了形而下的器物之用与形而上的精神品质。我的家乡四川盛产竹子,竹编技艺流传数千年。在四川人的生活中,纳凉的扇子、席子,生活中的篮子,农用具的连枷,晒粮食的晒垫……竹编的身影无处不在。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很小就跟着大人学竹编。1996年我从四川来到上海,发现上海虽然是现代都市,却有着悠久的竹编历史。于是,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开始试着编织些小产品放酒店寄卖,想不到反响不错。后来,我成立了自己的竹编工作室。在创作时,我努力挖掘竹本身的材质美感,顺其自然地升华其艺术性。而在参与各种展览时,我都尝试用展演与体验相结合等形式,充分展示竹编技艺的魅力。我发现,很多人虽然是第一次接触,但都非常喜欢。

  2010年世博会期间,我接触到一些残障人士。我发现他们因为身体不便,就业受到很大限制,社会各界的帮助以物质救济为主,很难帮他们谋生。他们期待着自力更生,想要获得更大的社会认同。我想,竹编对时间和地点基本无限制,工作形式灵活,岂不是很适合他们?于是,在上海市残联和不少好心人的支持下,我开设了竹编手艺公益课程,不仅教残疾朋友学习竹编技艺,还寄卖学员作品。这一项目帮助不少学员实现了居家就业增收,比如学员徐翠艳获得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竹编项目第一名,她编织的竹丝扣瓷盖碗被世界技能博物馆收藏。

  还有很多学员用自己所学的竹编技能,推动非遗走入学校和社区。这不仅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更帮他们在非遗的文化浸润中开阔眼界、增强素养,激发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干劲。技能帮扶,助人成长,古老的技艺焕发新生,让更多人生活得更好。我想,这才是非遗生生不息的魅力。

  在我们博白,手工编织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几乎人人都会,因此博白也被誉为“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

  2005年,我来到博白一家编织公司工作。那时博白县主要承接外贸业务。我还记得去参加广交会时,订单如雪花般飞来,产品供不应求。当时我感叹道:“真没想到,看到的任何东西、想到的任何器具都能用植物原料和一双巧手复原,还能赚钱。”

  没过几年,变化出现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编织人渐渐老去,不论是生产观念还是市场需求都发生了变化,编织行业受到冲击。因为所在公司转型,我也一度离开了博白,但还是割舍不下对编织品的喜欢。在家人支持下,我还是回来继续从事这项内心热爱的事业。

  我经常参加各种展览、展销会,不断寻找灵感。除了出口,我们努力开发国内市场,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扩大客户群。如今,我们的国内市场已占到总份额的60%左右,产品也变得很多样:不仅有收纳筐、装饰摆件等,还有极具设计感的箱包、灯饰照明、食品陈列筐……产品分类也慢慢变得细。

  我们厂里有固定员工68人,业务却覆盖了900多户编织农户,带动1800多人就业。厂里的45个经纪人,很熟悉博白每个乡镇最特色的编织产品,常常拿着新品、图纸和原料,找到对口的乡镇,和当地村民谈好工期和工钱,收货后,再由厂里统一质检、入库、销售。

  像我们这样的工厂,博白有大大小小几百家,政府非常鼓励我们创新发展,给了很多政策支持,比如建设编织工业园区,促进产业化集群化;贴息贷款,对购买设备、出国参展、申请发明专利等提供补贴……

  对很多村子来说,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妇女孩子在家,依靠编织,一个月能增加几千元收入,尤其是家庭主妇,多了一条谋生之道。他们说,编织真是一个宝。看来,小小的编织产业,对于吸纳闲散劳动力作用巨大。这,是我最大的喜悦与期待。